四十春秋成长路 我与鹏城赶朝暮

——深大人的深圳故事

期次:第466期    作者:梁淑君 杨琦 李晓彤 钟可婕   查看:448

  2019年是深圳建市40周年。40年来,深圳风雨兼程,在前进的路上只争朝夕。这座南方城市以她的温柔与包容吸引着天南地北的奋斗者。他们有的用大好青春年华为这座城市贡献一己之力;有的为她所吸引,最终选择在此安家落户;有的正怀揣梦想,初来乍到,寻寻觅觅。在这座充满机遇的城市里,每个“深圳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深圳故事”。


“渔村”奋起  岁月峥嵘
       1985年的夏天,刚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何志平作别故乡上海,怀揣着年轻的躁动和热血,踏上了深圳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在这里,他成为了一名高校教师。“当时改革文学的结尾,往往是主人公改革失败,然后跨上南下的列车,去到南方。在文学家的想象里,南方就是一个比较少束缚的地方。”何志平说道。他的同学大都留在内地城市的政府机关、高校、报刊杂志社等机构工作,月工资大概50元。而他在没有粮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点城市,一个月能获得200元的工资。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深圳的经济蓬勃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商品。“物价可能稍微高一点,但是我在深圳都能买到所需的商品。”深圳市建立的第5年,一切都是新鲜而富有挑战的。
  “那时候大家管去福田、罗湖叫‘去深圳’,管南山叫南头,认为南山还不算深圳。”何志平回忆,以前的南山还不是深圳的中心,到处都是没过头顶的草与绿色的防尘网,四处皆有作业的工地,以及尚未铺就好的“致富路”。一座座即将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如一颗颗努力破土而出的种子,暗自卯足了劲,欲与天公试比高。
  10年后,何志平来到深圳大学的中文教育系任教,成为了深圳大学历史的谱写者之一。也是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深圳的发展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日益走向成熟。那时,许多不看好的声音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正当年的青年人涌向这里,追逐发展带来的机遇与红利。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很多北方人到深圳来参观。当时深圳大学办了一些培训班,何志平也接待过一些北方国有企业来的领导,给他们讲公共关系学。学习对南下的他们来说是一个契机,在空余时间就可以到处转转。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深圳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30多年前,何志平离开上海的洋房,站在罗湖“自然村”里那简陋的教师宿舍门前,巨大落差引起的困惑涌上心头,他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到这里来?”30多年后,答案不言自明,这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城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沧海桑田巨变,深圳如今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傲立在世界发展的前沿。
  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曾经的文化短板也正在补齐。“刚来深圳的时候到电影院看电影,电影院里还有很多蚊子;说好几点钟开始的电影,到时间也可能不会准时播放。”曾经的深圳被称为“文化的沙漠”,“现在不能这样说了,”何志平补充道,“经济发展使得城市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我有些从事文艺演出相关行业的朋友,经常叫我去看演出。”从高新技术到文化产业的领头羊,深圳以其特有的活力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广阔天地。
  今年是何志平来到深圳的第34年,来到深圳大学的第24年,而距离他退休,也只剩下5年。数载光阴,斗转星移,这个当初押宝一样选择的城市,已经成为他后半生的归宿。当然,他只是千万个深圳拓荒者之一,之前或以后,无数深圳人的故事正在续写或者即将开篇。


楼宇初立  梦逐韶光
      2003年7月,周志民选择离开待了5年的广州前往深圳。他来深圳大学报到时,正值暑假开始,不需要上课的他就看书打球,轻松且自由。当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这座在他看来迸发着年轻活力的城市,将会成为他之后成家并且发展事业的地方。
  中山大学博士毕业的周志民就业选择并不少,企业和高校都是能够接纳他的地方。在已参加工作的同学的建议下,他最终走进深大———跟这座城市一样年轻、自由而且机会更多的高校,担任一名教师。周志民回忆起他对深圳的初印象:“当我走在干净的街道上,一切都是新鲜的,我当时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扎根深圳的过程对于周志民显得特别顺利:递交资料、面谈、录用;来到深大之后学校就分配了住所———“对单身汉挺好的”带卫生间和阳台的单人间;由于个人工作能力突出,不到5年获得教授职位。这正好与他踏上这片土地时的初衷一致,“只要你努力,就能做得更好”。
  但21世纪初的深圳正处在转型初期,面临重重困难。这座变化中的城市在推动一部分企业和人口涌入的同时,也在迫使另一部分“逃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选择,或者说能够在这里扎根。因成本等问题外迁的企业不在少数,留下的大都为高附加值企业。“在2002年,一篇颇具轰动性的文章《深圳,你被谁抛弃》被发表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专门讲述了这个问题。”周志民提到。这篇文章经《南方都市报》报道后在深圳乃至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深圳市政府及市民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反思,国务院调研组随后到深圳进行调研。他还补充:“深圳的趋势从当时开始慢慢地扭转过来,政府正确的政策、良好的制度环境等都给企业提供宝贵的机会。直到现在,深圳的特色优势越来越明显,比如企业创新、高科技发展等。”在深圳举办的两个会展———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和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正在见证着深圳在科技和文化领域向前走的每一个脚印。
  16年来,深圳大学也在竭尽全力紧跟深圳发展。“深圳发展很快,深大不行”的风评逐渐减少,现在周志民碰到的外校老师都会感慨深大发展速度快。周志民谈到:“老牌的大学有历史根基与时间积淀,发展条件确实更为成熟优渥;但深大从零开始,紧跟城市步调和节奏,到如今加速建设高水平大学,亦实属难得。”周志民进入深大时,他所在的管理学院才成立6年,随后他与其他几位老师一起于2004年成立市场营销系,该系于2005年开始招生。紧接着,专业硕士学位点(MBA、MPA、MPM)、一级硕士点、目录外二级博士点等都在不断成长。
  关于未来,周志民还没有做出规划,去处不一定是老家江西或者现居地深圳,他更多地想要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关于深大的发展,他回答:“希望深大能够以更大的力度鼓励年轻人进行科研,未来会越来越好。”周志民笑着说。


朝气蓬勃  方兴未艾
        2019年已经是买尔哈巴·阿不来提来到深圳的第5个年头了。
  深圳并不是买尔哈巴居住过的第一座南方城市。在到来之前,她已经在广州上了两年的高中。岭南地区的潮湿与炎热,加上地区饮食习惯的差异,让买尔哈巴最终选择了回家,但高考后的一纸录取通知书又再次把她带回了这里。在到来之前,买尔哈巴充满了担忧:深圳的生活也会像广州一样不习惯吗?
  但她几乎没用什么时间就适应了新的环境,饮食习惯得到尊重,沟通交流也很是顺畅。毕业已经一年有余,她与同宿舍的汉族同学们依旧时常联系。虽然离家千里,但买尔哈巴在深圳大学同样找到了归属与温暖。2014年,正值她入学之际,深圳大学的民族班也刚刚成立,新疆的老师为了协助学校的民族学生工作落脚于此。有时,她会喊上新疆的同学们,在民族学生之家一起谈天说笑、做做家乡的菜肴。在那里,买尔哈巴认识了许多学姐,她们的一些见解和经验,让买尔哈巴不再迷茫,从而找到了自己的目标。这样的居住体验让买尔哈巴感到惊喜:“我刚来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也不觉得自己会不习惯。学校接纳我们,让我觉得自己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经济学院的黎佩思来到深圳的时间则早了许多。为了让她能受到更好的教育,4年级时,她的父母便将她从汕尾接来了深圳。两座城市的教育差异,让初到深圳的黎佩思适应起来有些困难。直到今日,黎佩思依旧能清晰地回想起她来深圳读书后第一节英语课的场景:英语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单词,让她把它们组成一个句子。“当时什么都看不懂,也不会读,就随便念了一通。我现在还记得老师当时的表情有多么尴尬,全班都没有声音。”但令她惊喜的是,身边的同学与老师都在接纳、帮助她。刚转去几个月,黎佩思的班主任就选择她为升旗手并让她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这对当时的她来说是一种鼓励。“这让我挺感激的。班上有很多优秀的同学,但是他选了我这个刚来的,可能是想让我快点融入集体、融入这里的生活吧。”“来了就是深圳人。”买尔哈巴会用这句话来表达她在深圳的生活感受。深圳的包容和开放,吸纳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如同涓流涌入海洋,一经到来,便有了归属。原本不满于女儿独自在外打拼的买尔哈巴妈妈,在亲自来到深圳之后,也改变了想法,支持女儿继续留下。“我觉得这应该是深圳的一种文化,”黎佩思对这句话有着自己的见解,“在我家附近,经常能看到很多外国人。你在街上走会听到很多人操着不同的口音,方言和外语交织在一起。”
  深圳是年轻的,它吸引着许多同样年轻的人们来到深圳,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拾柴添薪。人文学院的林榆咏从小便在深圳长大,家住龙岗区的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周围的变化:“很多楼都建起来了,基础设施也在慢慢地完善。”原本略显“荒凉”的地方,如今也建起了购物广场。通过旅游等方式感受其他城市之后,林榆咏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深圳的崭新与活力。从高一开始,她便把深圳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
  紧跟着深圳的发展步伐,深圳大学近年的发展可谓迅猛。“近几年来深圳大学的分数线在上涨,一些排名进步得也很快,现在学弟学妹们会说深大很难考。”林榆咏说道。
  “希望以后能成功考研并留下来,最好能够在这里建立家庭。”说到对未来的憧憬,买尔哈巴不禁露出了笑容。四十载春秋过后,深圳正值盛年。在新时代里,这些投入深圳怀抱的年轻人们将梦想植根在这片土地,与它一起蓬勃生长,共同描绘出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梁淑君 杨琦 李晓彤 钟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