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波浪宽 鹏城湾畔弄新潮

———聆听深大人的家国记忆

期次:第472期    作者:刘佳慧 袁永晟 刘嘉伟 张灵珊   查看:267

  金秋十月,正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回看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每一幕都让人心潮澎湃、振奋不已。七十年里,一滴滴水珠江聚成翻腾激荡的历史长,水流奔腾不息,方才成就大海的宽广;七十年里,与祖国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的中国人,不惧风雨,砥砺前行。


时代敢追逐,使命勇担当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


      1977年,中央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点燃了江西知青魏达志对知识的渴望。然而受时局影响,十年的教育空窗期让只有小学文凭的魏达志不得不拼尽全力备考。可喜的是,他最终被复旦大学录取,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4年,邓小平南下深圳经济特区视察,并留下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其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正为中国大地带来新鲜气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如火如荼,四面八方的人才涌入并助力城市发展。同年,魏达志接受兄长的邀请,放弃复旦大学优渥的待遇,追逐改革开放的脚步南下,加入了筹建深圳博物馆的队伍。
  魏达志还记得抵达深圳的那天。他走出罗湖火车站,眼前是一排排银色铁皮搭建起的简陋商场,周围的沙石土路纵横交错,而他办公的深圳博物馆竟只有一排草棚!仅从眼前之景看,这座边陲小城毫不起眼,但魏达志还是敏锐地嗅到深圳鼓励奋斗、开放包容的自由氛围。
  直觉告诉他,深圳这座城市大有可为。
  接下来的两年,作为深圳博物馆特区部负责人,魏达志走遍大街小巷,深入调研各类型企业及其发展环境,不断构建自己对特区经济的理解。后来他调往赛格集团,受到时任电子工业部深圳办事处主任、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奠基人马福元的赏识。在担任马福元秘书期间,魏达志亲历一系列企业发展的战略研讨,见证了20项改革成果的诞生,并源源不断地从外界汲取新知。从马福元身上,魏达志感受到一个产业奠基人对自己的品德、战略思维和工作作风的巨大影响;借助深圳特区开放的窗口和工作的契机,他又留学澳大利亚,更进一步培养全球视野。魏达志紧跟祖国改革开放在深圳走过的每一个脚印,不停地向前探索。而今年,已经是他追踪深圳经济发展的第35年。
  1997年魏达志调入深大时,当时的校长张维信在会议上将他介绍给了全校干部。校领导的重视让魏达志深受感动。进入新世纪,魏达志受到深圳市委宣传部委托,主编大型丛书《深圳高科技与中国未来之路》。为更好地完成这套学术成果,深大成立了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由魏达志任所长,负责编纂丛书。面对巨大的工作量,魏达志常常凌晨三点还在伏案写作。他笑言自己是一个“宅男”,对各种交际活动天然不敏感,经常“闷”在家里钻研学问。最终完成这套共20部计600万字的学术丛书时,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让他提前戴上了老花镜。
  “国家改革开放推动深圳的发展,发展中的深圳又提供了一种实现中国梦的模式。”在魏达志眼里,国家道路与特区探路、国家崛起与特区担当、国家转型与特区先行、中国梦想与特区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正如个人发展需要以祖国发展、城市发展为依托。35年里,他先后出版了三十部学术与艺术著作,其中学术著作始终以城市发展与产业组织的关联视角,投身战略产业与改革创新的前沿体察。《深港国际大都会形成机理研究》立足于深圳国际城市建设,《递进中的崛起》关注中国改革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递进脉络,《未来之路》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与发展……每个聚焦社会经济、时代变迁的热点都为魏达志提供了一条紧跟潮流的研究路径,相应地,他的研究又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和解决。
  三十载笔耕不缀,其中艰辛不必多言。魏达志令人赞叹的学术创造力和生命活力既源于他本身横溢的才华,也在于他对社会的感恩与回馈。“尽管我身体基础非常差,但我一直还在坚持。”在魏达志心里,家国情怀意味着使命、抱负和担当。他记得,在遭遇各种重疾的打击时,是政府的关怀与帮助让他战胜病魔;他与病痛持久拉锯,疲惫不堪时,是深大给予宽松自由的研究环境,使他得以凭志趣钻研学问。“人生之痛,痛在肉体,万不可痛在精神。”魏达志很豁达,既然命运无法抗拒,那就以有限的时间去追逐生命的意义。今年4月他大病初愈,很快又投入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热潮中。“为了深圳,为了大湾区,为了国家的崛起,我们宁可夜不能寐!”


微信图片_20190930110119.jpg

▲1978年在复旦大学校门前(魏达志前排左一)



传统寻突破,理念与时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习近平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点10分,当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说出“The city ofBeijing”时,紧守在电视机前的曾小松霍然站起,激动地与家人相拥,兴奋的泪水夺眶而出———北京申奥成功了!
  每每忆起申奥成功的瞬间,曾任深圳大学体育部副主任的曾小松的心间总是充盈着感动。这一刻,无数中国人梦寐以求,曾小松甚至想起了自己29年前怀揣梦想初到深圳的心境。
  90年代初的深圳,没有遍地豪车,没有林立高楼,只有起早贪黑的拼搏者。尽管条件艰辛,曾小松很快就喜欢上这座“梦想的城市”。在他眼中,改革开放政策下的深圳,是“创新”与“突破”的代名词。
  1994年曾小松凭借着优异的足球带队成绩调入深大,从事高水平运动员队训练及研究工作。当时全国的体育高等教育面临难以攻克的瓶颈:学生因为无法选择运动项目,却必须参加规定项目的考核而不喜欢上体育课。面对困境,深大首先迈出创新步伐,提出体育教育俱乐部改革。以学生为本,用俱乐部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尽管初期遭到不少质疑,深大用成效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性。体育教育俱乐部教学受到全国高校的效仿,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谈及此次改革,曾小松认为,深大传承了深圳敢于创新的精神,“作为特区大学,深大敢于对传统进行突破,在体育领域迈出了示范性的一步。”
  作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兼教练,曾小松参与过许多大型赛事,斩获了国内外多项大奖。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1999年广东省第五届大学生运动会。“那年的省大运会,是完全由深大一个学校独立承接的,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也只有一次。”所有参赛人员都在学校食堂就餐、在学生宿舍休息、在校内场地竞技。省大运会的成功举办,向外界证明了深大承办大型赛事的能力。
  多年的教练经历,让曾小松与学生结下深厚情谊,他喜欢用“我们小孩”来称呼学生,而“孩子们”平实的支持总能拨动他的心弦。其中,省大运会的足球冠亚军决胜之夜,最让曾小松难以忘怀。炎热的夜晚,元平体育馆内四个新装的大灯柱照亮每个角落,运动场座无虚席。听着“孩子们”一声声浪潮般的加油呐喊,感动涌入曾小松的心间。


fgf.jpg

▲曾小松(第二排右二)2005年带领深大足球队参加澳洲泛太平洋运动会


  如果说一百年前的“奥运三问”道出了中国人对变强的渴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现中国的蓬勃朝气,输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那么由习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重要论断,则是一种体育理念的转变。曾小松认为,国家已经由追求金牌转变为追求大众健康。“正如金字塔,过去国贫民弱,所以渴望顶层运动员扬眉吐气;而现在国泰民安,则不再仅仅满足于开发顶层,还要追求普及底层大众。”此外,他认为体育学的跨学科结合也是理念转变的体现。例如,体育与心理学结合,便表明现代体育不仅旨在塑造身体强健,还寻求心理健康、身心愉悦。
  国务院办公厅在9月份提出,中国体育产业的建设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发展潜能。作为改革开放的龙头,深圳任重而道远。而曾小松对深圳未来体育事业充满期盼:“凭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契机,深圳体育事业有望迎来新突破,创造和北京奥运会同样耀眼的辉煌!”


理想勇攀登,教育铸人生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习近平


       彭美舒忘不了十年前每个下雨的早晨。天刚亮,父亲将她叫醒去上学,父女俩坐着摩托车,引擎声轰轰。他们要和这阴天赛跑。然而大雨来得更迅猛,倏忽间,雨水淹没路面,乡村小道泥泞不堪,父亲那老式的摩托车竟然失火了。彭美舒看着父亲双脚踏入烂泥,一步步推着车子朝学校的方向走去。
  彭美舒是深大经济学院的大四学生,来自四线城市茂名。母亲失业,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父亲教书的三、四千元的月收入。上小学三年级时,彭美舒赶上了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之后她上学就不用再缴纳学杂费。除了因为家离学校远,她和父亲要忍受在泥泞里奔波的日子外,她不觉得自己活得有多艰辛,甚至觉得有比她更需要资助的人。三年后父亲在县城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彭美舒逃离了“黑色下雨天”。
  2015年,彭美舒一家坐着借来的汽车从茂名抵达深大,这一路她是睡过去的,朦胧间她被叫醒去看窗外的景色。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绿意盎然的隔离带、川流不息的高档轿车,原来这就是深圳!彭美舒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深大是她的一个全新起点。大一时,家里仍按高中的消费水平,给她每月400元的伙食费。为了补贴生活,彭美舒课后和同学相约做家教,自己担负起大部分的生活费。课堂上,彭美舒醉心学习,她很享受整理课程笔记,把知识连成体系的过程。
  高绩点给彭美舒带来以万计额的奖学金,其中包括国家提供的助学金以及校内外设立的各类奖学金。大二学年,彭美舒凭借着一如既往的高绩点、丰富的竞赛经历,成功申请到三个奖项———学习之星一等奖、腾讯进取奖学金和大新银行奖学金。奖助学金让彭美舒得以安心追求学业,而这项制度的出台则追溯到2007年,国务院提出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同年,《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出炉。她将钱存起来,依旧过着一个月不超一千元的生活。大二下学期,她成功应聘团委学生助理的勤工俭学岗位,每个月732元的工资是她生活费最主要的来源。大三暑假,彭美舒参加了由深圳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新加坡校区联合举办的国际短期交流项目。这次访学专门针对贫困学生,全部费用由学校资助。依据深大发展国际化教育的方针和校际合作协议,4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生在新加坡进行了为期11天的访学。在学习到“工业4.0”的前沿知识,体验了更多元的新加坡文化后,彭美舒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这是当初从小县城里走出来的她没有想过的。
  自小,彭美舒就觉得她们家在众多亲戚中属于“另类”。上一辈人的学历普遍不高,叔叔舅舅大多在工地搬运水泥,只有父亲喜欢学习。按照当时的家庭环境,父亲原本没条件继续读书。幸运的是,80年代,大学生免费入学制度尚未废除,师范生还可提前录取,每月享受一定补助。彭美舒的父亲通过高考和免费师范生制度成为家族中唯一一个靠脑力劳动挣钱的人。父亲受惠于教育,因此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彭美舒曾在小学转学三次,父亲也为此将家从农村搬到县城,后又搬到市区。
  “我现在通过奖学金存的钱已经够我读完硕士。而且还有每年8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补贴,读研基本上不用怎么花钱。”今年学期初,彭美舒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推免深大研究生的资格,并开始提前自学研究生的课程。她的弟弟2018年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父亲的工资涨了一千,家里房子的贷款终于还清,现在的她,有更多的底气迎接未来。
  在时代的浪潮中,受教育机会的增加,改变了无数个像彭美舒和她父亲一样的寒门学子的人生轨迹。2018年,全国受资助学生达1.35亿人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教育政策促成了无数寒门子弟的“大欢喜”。
  国家机遇成就个人理想的同时,个人梦也推动着国家梦的实现。谈及未来,彭美舒希望能够一路读到博士,攀登学术顶峰。她说:“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未来在我的专业领域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做一颗推动社会运转的小螺丝。国家的富强就是人民的富强,我相信明天的祖国一定会比今天更美好。”


微信图片_20190929170035.jpg

▲彭美舒(左二)参加关山月美术馆志愿讲解服务



(本报记者 刘佳慧 袁永晟 刘嘉伟 张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