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经之:改革开放春风吹来的深圳文艺美学奠基人

期次:第499期       查看:526

开篇语

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中共深圳市委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决定对40名“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进行表彰。这40名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开拓者,他们代表着那一代披荆斩棘、埋头苦干、敢为天下先的劳动者。深圳大学也有这样一群“拓荒牛”们。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追寻深圳大学五位先行者的足迹,接过他们手中的精神火炬,迈步下一段旅程。


胡经之说:“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过了‘知天命’之年的我,竟然会离开京都繁华之地,来到还未开发的小镇,还求一搏。”在这位已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看来,是改革开放的号角把自己吹向深圳这块正在开垦的热土。

在当时的南海之滨,五湖四海的高校人才齐聚深圳这个尚待开发的边陲小镇。面对还处于实验阶段的特区大学,他们本着“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豪迈,放弃了以往优越的生活条件,抛却了积累已久的声望地位,毅然决定从零开始,投身勃勃生机的特区教育建设。这其中便有胡经之。

胡经之是当代著名的文艺美学家、中国文艺美学的积极倡导者,是被国务院授予“高等教育突出贡献”证书的人文学者。他还是第一位落户深圳的北大教授,参与创建了深圳大学中文系,曾任中文系系主任、深圳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主任等职。

胡经之出生于江南的一个书香家庭,当“教书匠”的父亲成了他最初的启蒙老师。深受环境影响,胡经之自幼耳濡目染立志做学问。1952年,他踏入燕园,先后攻读中文系本科、文艺学副博士研究生,并留校任教。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当时的深圳市领导决定创建一所新型大学———深圳大学。受当时深圳大学校长张维力邀,1984年,年过五旬的胡经之决定南下深圳探文艺发展的路子。初到深圳,满目荒凉的景象没把他吓跑,反而让他笃定这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我已经被深圳深深吸引着了,喜欢上了这个地方。”1987年初,在与张维的一次长谈之后,胡经之正式向北大提交了调离的申请,决定留在深大。

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百业待兴,需要一所新型大学和一众面向全球的新学科。文艺美学正是一个融合东西文化、兼容并蓄的学科。依托深圳开放、国际化的学术氛围,胡经之较早地开展了国际文化交流,并开始了人文学科的建设。

胡经之被深圳的速度裹挟着,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1985年,中文系建立的第二年,就在蛇口的“海上世界”举办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和首届学术会议,到场的有北大的季羡林、杨周翰,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佛克马等。“海上世界”是条航母级大船,接受着南中国海边的炽烈光照。在这艘大船上召开这种高品位的学术会议,具有象征意义,至少在胡经之看来,深圳大学的中文系已经疏通了通向国际的航道,学术大船已经昂首扬帆了。

正是因为留在了深圳,他萌生了把中文系扩建为国际文化系的念头,想把教学方针定为“贯通中西、应用为主”。彼时,深大提倡改革创新,胡经之立刻得到了校长的支持,很快就印出了国际文化系的招生简章。这在当时的国内没有先例,是深大改革的一大举措。

胡经之这样阐释国际文化系的作用:“我把中文学科拓宽了,不仅只封闭在文学圈,而是广及文化,以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这在深圳大学多了很多生长点,有很多学院是从这里头生长出来的。”当时深圳大学国际文化系与澳门东亚大学合作开展对外汉语项目,吸引港台、东南亚的学生来学习汉语,项目进展顺利。后来,深大对外汉语中心发展成国际交流学院。

兢兢业业数十载,胡经之后来又担任了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培养了10届文艺美学博士生。他说:“我的学术志趣因时而变,但变中有不变,就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尤爱从美学视野看世界。”他还思考如何将“生态美学”与当前提倡的“美好生活”相结合。

近年,作为老深圳人,他为支持深圳学派文献专区建设,慷慨地将个人全部藏书及手稿、各类证书、聘书、奖牌奖杯等珍贵实物无偿捐献给深圳图书馆。他还委托其侄女向家乡无锡梅村的图书馆捐赠了“深圳文艺名家推广·2018《胡经之画传》”图书一册。

从江南稚子,到北大学子,再到南海游子。胡经之,这位被称为文艺美学“教父”的学者,是深圳学术和文化的拓荒者和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