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维源:34岁放弃铁饭碗 选择逐梦

      梁维源,深圳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二维材料生物光子学。以共同第一作者在PNAS、Nanophotonics、AFM、Advanced$Science等期刊发表一区论文4篇,申请专利1项。主持深港大学创新创业项目1项,参与(第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对于梁维源来说,在34岁时主动砸掉铁饭碗,离开舒适区,不过是逐梦科研路的起点。行百里者半九十,跨领域课题、身体吃不消、家庭压力、博士延期哪个都看似拦路虎。他直面内心的胆怯,调整节奏、见招拆招,博士四年期间,以主要贡献者在《PNAS》、《NC》、《Nanophotonics》、《Advanced Science》、《AFM》等期刊发表论文,并于今年顺利毕业。■心存学术梦      梁维源说,他本硕均就读于省属师范大学,热门工科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一所地方二本应用型、教学型大学,担任专任教师,工作的内容自然是以“实训”和“教学”为主,科研压力较小。  在刚参加工作时,他觉得一切都很美好,抱有的热情很高。每学期担任3至5门课程的任课老师,一周上20多节课也不在话下。尽管经常备课到深夜甚至通宵,但他觉得课堂上能做到让学生听明白和有所收获是件很开心的事。后来他还自编实训讲义、制作实训器材。同时,他也担任班主任的角色,那些年龄与他相仿的学生常能够独立把他布置的事情做好,偶尔他还能收获惊喜(如考研成功)。那时的他每天过着惬意的校园生活,也感觉自己越来越年轻。  除此之外,还有更令他开心的事,那就是学科竞赛的集训和参赛,“可编程”、“自定义”、“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新鲜玩意儿,他当时特别热衷,例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定义波形发生器”、“搬运机器人”、“舞蹈机器人”、“智能快递柜”、运用机器学习概念的“电脑鼠走迷宫”听着就已经让他热血沸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与他后来选择的科研课题也是一致的。每当这些好玩的东西从自己手里做出来时,他总欣喜若狂。那段时间,为把这些研究做好,他费劲心思,总想为此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还找了几个学生跟自己一起研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后作品表现优异、竞赛取得好成绩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成就感爆棚的同时,他也感到非常开心。  院领导看梁维源对这些科研感兴趣,便把系里的实验室交给他管理。关于实验室的工作,大部分都是体力活:几个专业共计1000多名学生的实验教学任务(如耗材采购、实验准备、器材检修、安全检查、实验教学报表统计等)全都落在了他肩上。这项工作尽管不如那些机器人好玩,梁维源也还是承担下来,他想,尽管日常管理工作琐碎,但是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去研究这些他感兴趣的机器人等科研课题。  转瞬过了五年的工作时间,各种压力和焦虑开始慢慢萌发,毕竟梁维源也到了要成家的年纪,除去经济上的压力,还有对前途未知的迷茫。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教学、带学科竞赛和管理实验室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的时间,科研这一块就自然落下了,发文章、评职称则似乎更加是遥不可及的事。由此,他读博的意识也就越来越强烈。  尽管在每个学期的工作计划里,梁维源都单独预留了“考博”的文件夹,但连续几年时间里这个文件夹却都还是空的,或者顶多放了一些博士招考单位的信息,而迟迟没有付诸实际行动。不是在“读博更好”与“不读博更好”的选项中徘徊,就是陷入“文章不够”、“基础太差”、“没有老师会招我”的自我否定怪圈中,或者因“考什么学校/专业”、“不认识博导”、“能否顺利毕业”等种种顾虑而迟迟不敢下决心。他现在回想起来,发现早些读博才是在这种混沌思想认识状态下的“最优选项”,当“快刀斩乱麻”。毕竟行动起来才有创造一切的可能。  思想决定行动!梁维源决定考博后,很快就开始行动起来了。给导师发邮件表达报考意向,待导师回复欢迎报考之后,就是复习备考了;备考时间恰逢寒假,他闭关修炼了一个多月。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考试结果公布,梁维源考取了专业头名。但当录取通知书寄到时,他又犯难了:需要调动个人档案。这意味着,他必须辞职,放弃已有的高校编制。另外当时还有个情况:爱人即将临盆。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做出决定异常艰难,取得大家的支持至关重要。为此,他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和爱人对此事进行了彻底的讨论,征求了大家尤其是爱人的意见之后,把情况向导师进行汇报,老师说“我会支持你”。最终,大家意见统一,读博终于成行了。■走向学术路      从工程实践转向基础科学研究,是从追求指标到追求“首次”和注重学科交叉思考方式的巨大转变,这用“万事开头难”来描述毫不为过。梁维源还记得当时向导师汇报一个材料的实验数据,在展示实验数据后,他提出能否从物理机理上进一步探讨提高材料性能的方法,并结合理论计算更深入地进行预测的观点。导师听后,马上回应说这个想法暂且先放一放,应该以实验为重,学会与其他学科交叉设计实验,并在目前实验基础上马上按照完整的课题思路进行后续的实验,及时发表。导师担心他思路转不过来,影响课题进度,便给他安排了一个与仇博士、斗博士的合作课题。仇博士从制备材料、性能测试、提炼核心创新点、查阅文献等方面给了他了非常大的帮助,还和他一起守着仪器测试。另外,课题的合作者斗博士也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生物实验、文章写作、创新创业项目申请等方面。特别地,在这个生物实验开展过程中,斗博士从细胞实验应该怎么做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都非常仔细地跟他进行了讲解,就差手把手地教了。导师的这个安排不仅使他的基础实验技能得到了锻炼,让他从不会做化学、生物实验,到能够独立进行材料的制备、测试和开展细胞实验,而且使他在实验思维和课题进度上都能跟随两位博士后的节奏走,进步很快。因此,第一个合作课题大约花了七八个月就完成了初稿。  知易行难。到梁维源开始自己主导课题时,他便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起初,以为随便找个材料进行测试性能,便可以进行细胞和动物实验,获得一系列实验数据后,整合成论文,投稿后就可以顺利见刊。然而果真这么整下来之后,论文是有模有样,却不料屡投屡拒,几个月过去了。那段时间,他压力大到睡也睡不着,后来干脆在办公室过夜,满脑子就想着文章的种种不是。当夜深人静时,思考文章的缺陷在哪、怎么样才能夯实数据、从哪个角度写文章,日子又过了几个月。当数据逐渐充实、文章的遣词造句也推倒重来、一字一句拿捏之后,终于到了投稿阶段。但这时又出现了有新情况,文章投出去一个月,已超出了期刊承诺的审稿时间,但投稿系统没有任何更新。于是,他在焦灼等待之下便给编辑发送了电子邮件询问原因,结果编辑回复说其中一个审稿人生病了。所幸,审稿意见很快就被返回,只需小修。他以最快的速度回复审稿人意见后,文章接收了。经历过后,梁维源的感想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要想扛得住天天熬夜,就得坚持运动,熬过来就好了。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用在梁维源身上毫不为过。“读个博士,哪有不脱几层皮”这句话对于34岁读博、转专业转方向的他而言太过真实。第三年快结束的时候,一个事实摆在他面前:延期毕业。这时候,来自外部的、内部的压力让人变得更加敏感。为了舒缓压力,他坚持每天环校园快走,于此同时这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另外,他还养成了晚上加班到深夜的习惯。夜深人静的时候,人就特别专注,有利于对问题展开深度思考。于是,每一篇文章的初稿、修改至定稿、投稿,都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完成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也许这就是科研狗的常态吧。博士阶段的历练,使他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  本打算两周的寒假,因为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变成了3个月。这段时间,对所有人都是一段奇特的经历。于梁维源而言,因为恰逢毕业论文预答辩和盲审送审,时间非常紧张。而眼下最重要的事,是从零开始写论文。由于家里有两个小孩,又处于居家隔离状态,这种情况下,他只能调整作息时间:白天陪小孩,晚饭后跑步保持体力,夜里23:00-7:00工作。这一安排很快就奏效了,5周时间,论文初稿就写好了。就这样紧赶慢赶,他参加了预答辩。预答辩中老师给出了中肯的评价:主线不清晰,重点不突出,还有很多不熟悉的内容。于是他请教了课题组的仇博士、薛博士等人,结合预答辩老师给的建议,对论文全文尤其是重点不足部分进行了重新梳理和修改,赶在论文盲审送审截止日期前提交了论文。预答辩安排在4月3日,疫情全国各地还没正式解封,预答辩采用线上答辩的方式。寻找合适的答辩地点让他犯难了:哪里能找到一个既没有小朋友打扰、又能保证网络流畅的地方?他最终选择了入住酒店,这后来被证实是一个明智之举:顺利避开了小朋友的打扰,网络也丝毫不卡。尝到甜头的梁维源,以至于后来一遇到紧急需要处理的事情,就跑去酒店去躲清静。  论文送审后,他最担心的就是能否通过盲审。两周后,盲审意见回来,通过了,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紧接着就是正式答辩的准备,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做PPT和准备好答辩演讲稿。吸取了预答辩的教训,这次他学会完全站在答辩老师的角度去设计PPT和演讲稿。为了让答辩老师通过一张PPT明白论文的理论基础和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张PPT的制作可能会需要斟酌一两天;为了突出每项课题的创新点,他精选了每张放到PPT上的数据图表,并配以箭头、标题式的文字说明等,力求用一两张PPT把课题的重点讲清楚;在演讲稿的准备上,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语速较慢的特点,能不讲的句子坚决不讲,能用“大家好”坚决不用“各位老师早上好”,力争精简。就这样试讲几遍之后,答辩开始了。跟预答辩类似,由于深大疫情防控严格,答辩的4位校外专家无法到现场,因此正式答辩仍然采用线上答辩方式。答辩过程中,他在时间上控制得很好。结束后,论文通过了。后来,他又根据答辩专家们的意见将论文修改了一轮,最终定稿。至此,论文已经修改至39稿。  梁维源在博士毕业时,年龄已超35周岁,无缘青基项目和博后,同时也意味着进入大部分高校的大门被关闭。尽管如此,他仍然认为延续博士的方向继续做科研,是他的理想选择。这不仅是基于个人的工作经历和性格考虑,更是在博士阶段专业训练后的抉择。

  • 困知勉行 积厚“筑”器

      王梅,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2020届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获得者,在校期间专业课名列前茅。曾参与梅南村实地竹构筑物建造实践,回家乡助教中学生,担任同乡会公众号副编;担任零角度建筑手绘导师。先后在坊城建筑事务所、物园建筑事务所两个建筑单位完成实习。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来自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王梅迎来了大学期间最后的考验———线上“云”答辩。王梅借助简洁高效的PPT、视频展现着自己的设计方案,以对建筑与文化的独特思考赢得了评委老师的高度赞赏。凭借着这份《鹭湖文化商业聚落设计》,她成为了2020年深圳大学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获得者之一,也是全院3位获此殊荣的毕业生之一。  当人们惊羡于王梅华丽的成绩时,她却将其功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天道酬勤,所有的努力到最后都会有结果的。”这句话在她的心里刻下烙印,陪伴她走过每段低落的时光。■“意外”连连的毕业设计       最初,王梅的毕业设计开展得有条不紊。“放寒假之前,我们的开题报告基本定好了研究方向,并已着手开始前期研究。”但随后突如其来的疫情却给全体毕业生的返校日程按下“暂停键”,这份毕业设计也因此增添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得知返校可能性较小后,王梅逐渐平复自己的情绪,她决定从设计的核心概念入手,继续推进毕业设计的完成。  正当一切都在逐渐有序恢复时,王梅的毕业设计却因笔记本电脑的意外故障而再次被迫暂停。更糟糕的是由于疫情的影响,电脑一时半会找不到技术人员来修理,她彻底陷入了无法工作的困境。临近崩溃的边缘,“幸运的天平”倾向了王梅这旁,在向朋友寻求帮助后,朋友主动将自己的电脑寄给她,这才让她的毕业设计重回轨道。  与往年面对面的沟通相比,今年采取的线上交流显得更加繁琐,“线上交流过程中,很难完整详细地传达自己的意思,老师的反馈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琢磨。”在改进设计方案时,王梅不仅需要与指导老师更为频繁地交流,而且每周都要将更改的设计方案发给指导老师,再根据老师的意见,重新修改自己的方案。如此反复循环的过程在沟通不便的情况下变得格外艰难。再次回忆起这段经历,王梅说道:“遇到瓶颈期时,自己会因短期做不出新的方案而感到难受与焦虑;而过了这段时间,当老师给予积极评价时,又会特别开心。”  经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完善,王梅的毕业设计最终收获了众多褒奖。设计中,她以深圳市龙华区鹭湖文化园区为例,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建筑当中,探究传统与现代共融的可能性。尽管最终的设计可能存在不成熟的缺陷,但王梅认为:“不管这个设计最后是否能够真实落地,其中的思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碰壁是蜕变过程的开始       经历“一波三折”的毕业设计之后,王梅如愿收获了几近完美的毕业成绩单,但她仍谦虚地表示:“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这是因为她深知累累硕果的背后其实是自己无数次碰壁、无数次重整旗鼓的过程。  高考后的暑假,王梅满怀着期待,毅然选择深大建筑学专业。但第一学期接踵而来的《建筑图法》《美术》等专业核心课却让她受到了巨大的打击。面对着从“理科生”向“艺术生”的转变,毫无美术基础的她显得非常无力;而周围又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学霸们”,原本在家乡高中名列前茅的她也远没有自己预想中那样的出类拔萃,落差感与挫败感油然而生。  不过,王梅并没有选择逃避退缩,而是“直视它”,“踩碎它”。每当寒暑假来临的时候,王梅便会前往广州的手绘辅导机构学习基础的美术知识。三年间,她从机构里的一名学生转变为助教,再到后来成为导师。  回想初出茅庐的自己,相比周围大胆开放的同学,不善言谈、喜欢闷头做事的性格给王梅表达自己的想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但庆幸的是,入学不久后她加入了同乡会。同乡会的温暖让她渐渐放下了胆怯,并且在活动中,她不断地培养自己外向的性格,变得更加愿意展现自己。  处处碰壁,又处处绝地重生,王梅感触尤深:“不要因为自己还没准备好,就不去做。”相反,正是不断地尝试,才让她蜕变得更加勇敢与乐于表现自我。■所有努力,终将不会被辜负       步入大学的前两年,王梅总是默默地问自己:“大学的答案到底是什么?”也是在这两年里,她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迷茫期。然而,对于已经将努力当作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王梅而言,这并不能让她停止努力前行的步伐。她开始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不断摸索与汲取经验。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大一的王梅报名参加了由建规学院郭子怡老师组织的梅南村竹构筑物建造实践。活动中,她前往广东韶关新丰县的梅南村,每天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背着刀具上山砍竹,收集完竹子后便进行手工加工与搭建。“后期时间有点紧凑,我们便冒着小雨赶工,但感觉特别地充实。”当最终将一座比人高出许多的构筑物成功搭建起来时,王梅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对建筑有了自己的理解。  经过迷茫期的努力与沉淀,尽管王梅的专业课成绩并没有明显的进展,但她仍坚持在建筑学上不断学习与思考,以追求更好的设计。在王梅看来,学习并不是努力后就能立竿见影的事情,它需要的是不问收获地长期积累。为了积累更多的经验,当学院举办建筑认知实习活动时,她就会把握住可以短时间内高密度考察深圳、成都等地建筑的机会,不断加深自己对建筑的认知,也不断地反思每一阶段的自我。在大三大四时,王梅还先后参加了两次实习,当中无论是项目设计本身,还是实习上司的耐心指导都让她受益匪浅。  时光没有辜负努力又坚定的她,凭借着这份可贵的坚持与努力,王梅逐渐实现蜕变。大三后专业课成绩门门拿A;秋招时仅面试3家企业,却全部拿到offer;毕业之际成为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获得者之一,她用辛勤汗水觅得了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回念于荔园的点滴,从处处碰壁的懵懂新生,到令人倾慕的毕业生,王梅以行动践行着汗水的意义。但大学完成蜕变后并不意味着努力的“谢幕”,对于未来的规划,王梅仍会以“天道酬勤”为鞭策,踏踏实实地迈好将来职场上的每一步。